重庆的龚滩古镇介绍

大家好,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

关于重庆龚滩古镇,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

下面是详细的解释。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图为龚滩古镇一角。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众信。com重庆3月28日电(蒋庆林)龚滩古镇,古称“钱龚滩”,距今约有1800年历史。因为水陆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川、渝、黔、湘、鄂的客货中转站。本周,记者走访了重庆酉阳县龚滩古镇,探寻它的前世。

搜索龚滩古镇的前生,可以用“盐”字概括。乌江上,船只来来往往,一天到晚。木船越过江浙,到了贵州,到了涪陵,进了重庆。繁忙的航运、丰富的码头文化、背夫文化、盐文化、水手文化成就了“钱公潭”不朽的商业传奇。

图为龚滩古镇老街。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在古镇上看到,至今还保留着一块“永定规矩”的石碑,“慎立规矩,不违指示”的碑文依稀可见。"石碑上的内容是乌江流域航运贸易的实物证据."固镇社区工作人员解释说,碑文还记载,何衡、郑昌信等人负责监督执行装卸价格,将每包盐装入船舱的运费为5便士,从船上卸下运至盐仓时每包加6便士。还规定所有搬运工必须按盐号进行检查和登记,以防止规则混乱。

然而,随着盐业的衰落,龚滩古镇逐渐退出了商业中心的位置,褪去了往日的辉煌。此外,2006年,由于乌江彭水水电站建成,乌江龚滩段上涨,龚滩老街淹没在绿色的乌江下。然而,龚滩古镇并不满足于安静。新龚滩古镇是按照老龚滩的布局整体重建的。2009年,龚滩古镇正式开放。搬迁后,原来的邻居还是邻居,很多房子从原来的仓库、客栈变成了餐馆、民宿。

图为龚滩古镇全貌。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龚滩古镇虽然搬了,但古镇的故事还在继续。龚滩古镇有着与其他古镇相同的部分,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篇章。放眼全国,有很多“因盐而兴”的古镇,但大多是小桥流水。像这样看不起流水的人不多;更奇特的是,今天的龚滩,其实不是原来的龚滩,而是原来的龚滩。

记者漫步古镇老街,旁边是一条绿色长脉的小乌江,临江是一栋栋延伸的吊脚楼。还有杨佳兴、老盐务局、半边仓、前门口等与盐相关的历史文化景点,都镌刻着龚滩古镇作为客货中转站的昔日繁华,以及昔日龚滩码头、街巷的热闹景象。

从未离开过龚滩的夏,是古镇“涅槃重生”的见证者。古镇改造完成后,他和妻子先在老街开了一家酒店,后扩大规模开了一家饭店。夏认为,“是古镇的旅游经济给自己带来了美好的生活。”

“国画大师吴冠中曾对龚滩古镇赞不绝口:‘是唐街,宋城,祖辈之家。’他还创作了享誉海内外的代表作《老街》。龚滩景区的相关负责人说,“悬崖峭壁的独特地形,带有拱门和飞檐的土家族吊脚楼。”...“中国最美山水小镇”龚滩是素描绘画和摄影创作的绝佳场所,被四川美术学院、贵州师范大学等13所高校评为“素描创作基地”。

龚滩景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三年,景区将以“一带两环三核”为重点,以景观观光为基础,以素描艺术为特色,以度假休闲为亮点,全力将龚滩打造成为峡江休闲度假目的地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确保到2020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5亿元。

以上解释了重庆龚滩古镇的介绍。这篇文章已经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信息有误,请联系边肖进行更正。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