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历史中,周瑜被赞誉为赤壁之战的英雄,他的才华和魅力无人能及。据史料记载,周瑜不仅才华横溢,更是容貌俊美,备受众人喜爱。有人称周瑜是集颜值和才华于一身的万人迷,他的风度和胆识令人倾倒,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人物之一。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
和一众封侯拜将的武庙大佬们不同,这位仁兄的官爵似乎有点磕碜,仅以偏将军南郡太守的身份,既没显官又没名爵,竟然与一众大佬平起平坐,是不是唐人的鄙视链发生错乱呢?
对此怎么说呢?笔者认为,一是当时东吴仍然尊奉汉献帝,东吴之主孙权自己才是杂号的讨虏将军,根本不可能在自己坐上龙椅前给部下封赐过高的官爵(读者大大千万不要动辄开启上帝视角,在春风吹,战鼓擂,这个年代谁怕谁的乱世,谁又能知道自己会笑到最后呢?有时候,我们总说乱世暴君多如牛毛,其实他们处在朝生暮死的恐慌之中,化身变态往往就在一念之间),这也是孙权尊奉汉廷礼制的政治正确。这样一来,孙权手下的官职自然较低,那位助战赤壁的老将程普不也才是裨将军(一直到死也仅是杂号的荡寇将军)吗?不过,周瑜名义上的官位不高,却拥有下隽、汉昌、刘阳、州陵四个县作为奉邑,这可是妥妥的县侯待遇。
第二个原因就是孙权在封赏方面确实有点抠门。如果说孙权在嗣业之初,还比较注意封赐手下官爵时符合汉制,那么在他称帝后,是否可以突破之前的束缚,来一拨提振士气的大封赏(追封)呢?实际上,在这方面孙大帝确实有点抠门,例如他对东吴政权的实际创立者,也就是他的亲大哥孙策仅追封为长沙桓王,而不像西晋司马炎封自己的伯父和父亲皆为帝。至于孙策的嫡子孙绍仅被封作没啥权力的侯,亦不像司马炎那样把自己的一大拔叔伯兄弟全封为拥有实权的王。同样,东吴功臣们的封赏也不够高,有谥号的功臣更少,《三国志集解》中考证只有张昭谥文侯,昭子承谥定侯,顾雍谥肃侯,陆逊谥昭侯。
第三个原因就有些不足为外人道了。孙权对能力出众、手握重权的周瑜阴怀忌恨,幸好周瑜早亡,双方的矛盾未及发作。故此,一向深藏不露的孙权在称帝后才不肯追封周瑜。
但是不管怎么说,周瑜对于东吴政权的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一位本来可以凭颜值吃饭的高富帅,他偏偏靠才华和战绩成为万人迷,在大文豪苏东坡的笔下,他更是凭着“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成为永恒的儒将经典。为将一生能够如此留芳百世,区区爵赏又何足道哉?
知遇同好共图大事
周瑜周公瑾,庐江郡舒县(在今安徽庐江西南),生于公元175年,此时的汉帝国还在忙于刻写熹平石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全然不顾危机潜滋、祸乱暗生。作为世代官宦之家的小周郎,更不会深切地感受到时势的激变。
庐江周氏虽比不得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那样的士族顶流,但在南方也不遑多让。周瑜的叔祖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周瑜的父亲周异担任过洛阳令,相当于北京市长,因此,周家的生活条件相当优渥,这让周郎自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周瑜不仅生得身材高大,姿容俊美,还文武双全,特别是精通音律,妥妥的一位官N代高富帅,最重要的是他志向远大,希望能够像先人那样成就一番安邦定国的大业。
当时,流传着一句“曲有误周郎顾”的俗语,说的是当周郎参加宴会时,即便喝得很嗨,仍能听出乐伎所弹琴曲中的错音。彼时,他会回顾弹琴之人,露出洁白的牙齿,很倾城地微微一笑,以作提醒。这让抚琴之人错愕之余,不免如同花痴一样望着眼前的俊后生。唐人李端在其《听筝》诗中吟道“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便是化用此典故,点明抚琴女子为了博得周郎一顾,往往故意将曲子弹错。果然是个会撩汉的妹纸,也不知小乔会不会这招?
公元190年,十五岁的骚年周瑜已经随父宦游过不少地方,见识了乱世惨象后的他回到家乡舒县,开始经营起自己的小圈子,为未来更好的自己努力打拼。
这一年,江东猛虎孙坚追随袁术踏上讨伐董卓的征途。这是孙坚走向汉末争雄大舞台的成名之战,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他曾将自己的家人迁到舒县安置。当时,与周瑜同岁的孙坚长子孙策,登门拜访小有名气的周瑜,两人一见如顾,倾吐了心中的鸿鹄之志,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十五岁,对于绝大多数今人来说,刚刚踏入高中大门,可是这个年龄对于古人来说,可能已娶妻生子,且不得不面对命运的挑战。孙策与周瑜都是不惧挑战的狠人,很快成为无话不说的基友。
周瑜为了尽地主之谊,就将自家豪宅分出一部分给孙策居住,还拿出钱财资助他,这让孙策对周瑜的好感迅速蹿升,也使得屌丝逆袭的富春孙氏与江淮士大夫的关系在无形中更进了一步。
之后,孙策带着满满的兄弟情告别周瑜,踏上了助父从征的艰难道路,开启了自己短暂而辉煌的军旅生涯。周瑜对这个只比自己大一个月的兄长情有独衷,相信他定非凡品,自己的事业必将寄托在他身上。乱世之中,一切皆有可能,居于鄙视链顶端的周瑜无比珍视与这个邻家哥哥的友情,一直苦等着与他的重逢。
公元195年,周瑜前去探望身为丹阳太守的堂叔周尚。此时正给袁术当小弟的孙策受不了袁的屡次失信,萌生了放单飞的想法,在征得袁术同意后,率军数千来到历阳(在今安徽和县西北),准备东渡长江开创基业。孙策想起了周瑜,就给他写信欲求一见。周瑜接信立刻率领部曲前去迎接孙策,还特意给他带去了部分船只、粮秣和器杖,支持他渡江。孙策非常高兴,对着身边人喜滋滋地道:“有了周郎,诸事可成!”
此后,周瑜跟随孙策先克横江、当利,接着挥师渡过大江,进攻秣陵,一直打开南京,当地的土皇帝笮融、薛礼被二人按在地上好一顿摩擦,老大不小的两货让两个娃娃如此欺负,又怨得了谁呢?再之后,孙策又引军攻取湖熟、江乘,进入曲阿,逼着了扬州刺史刘繇。一路打下来,孙策的队伍扩大了十倍,已然成为一方小诸侯。
腰杆子壮了许多的孙策对周瑜说:“接下来,我会用这支队伍继续攻取吴郡和会稽郡,进而平定山越。对付这些不成气候的货色,我想已经足够了,你先回去镇守丹阳吧!”周瑜对于孙策的指示自然是毫无二话地贯彻执行,一转身就率部返回了丹阳。
周瑜回到丹阳自然是要招募军队,为孙策壮大革命队伍的。众所周知,丹阳兵是汉代精兵的代名词,当年的李陵凭着五千丹阳兵就敢横行大漠。如今,周瑜可以利用堂叔的关系,好好招募一批精壮敢战之士,这对孙策的助力将是巨大的。
不巧的是,一向特别看好丹阳兵的袁术提前出手了。他派自己的堂弟袁胤取代周尚做了丹阳太守。周尚只得带着周瑜到寿春(在今安徽寿县)面见袁术。此时已是公元198年。
袁术早就听说周瑜是个人才,想将其收为己用。大家都是豪族出身,按理说应该守望相助的,可是周瑜虽然年轻,眼光却很毒辣,早就看出袁术成不了气候。与其跟着袁术同作冢中枯骨,还不如陪着孙策一起逆袭人生。不过,面对猜疑成性的袁术,他也不好直接回绝,就请求外放居巢县长。居巢离江东近,便于与孙策联系,而且居巢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县(汉制,大县主官称县令,小县称县长),袁术也不太关注。
周瑜在居巢还有一个意外之喜。在居巢当地有一位豪族子弟鲁肃,很有名气,周瑜有意与他相交。当时,周瑜的家当并不多,再加上居巢地少民贫,所以周瑜想在居巢有所作为,其实挺难的。当鲁肃听说了周瑜的困难后,就将家中的两囷存粮捐出一囷(三千斛,相当于360000斤),并以另一囷作保,雇工为周瑜打造单刀5000口。周瑜找来士兵将粮食搬入军营。为了扩大影响,周瑜特意在鲁肃家粮囷墙上大书“兴复汉室”。通过这一出你情我愿的行为艺术,周瑜与鲁肃成为像春秋时期的郑国子产和吴国季札那样相知相亲的莫逆之交。
在此,我们亦可看出,鲁肃同样是个眼光毒辣的人,能够在周瑜微时倾囊相助,这对只有萍水之交的人来说,着实不易,非有大智慧者不能如此作为。
美人英雄底定江东
有了鲁肃的帮助,周瑜在居巢的扩红工作圆满完成。他也不想在袁术这里空耗功夫,就与鲁肃一起离开居巢前往吴郡,再会孙策。
孙策听说好基友载兵归来,立刻出迎,一番拥抱寒喧之后,就授周郎为建威中郞将。此时的中郎将有些泛滥,基本上成了诸侯们赏赐部下的常衔。如今已然荷包鼓胀的孙策还给周瑜增派两千士卒,外加战马五十匹,让他成为自己麾下头号战将。不仅如此,知道周瑜是音乐达人,还赐给他全套鼓吹乐队,并给修建适合听音乐的豪宅。赏赐之厚,无人能及。对于别人的红眼病,孙策一句话就给定了调调:“周公瑾雄姿英发,才干绝伦,而且与我是总角之交,有骨肉之情。当年在丹阳时,他对我是要兵给兵,要粮给粮,这样的老铁才是我成事的最大倚仗。我现在的赏赐远不能回报他当初对我的支持!”真是屁股决定脑袋,一旦成为一方之主,才刚二十四岁的孙策,驾驭臣下的本领就如打了鸡血一般猛涨,创造成语的水平更是别人拍马都赶不上的。
此时的周瑜也是刚满两轮的俊后生,吴郡人都称这个庐江小伙为“周郎”。孙策(其实也被后世的苏轼在吃完肘子后呼作“孙郎”)认为小周是庐江土著豪门,在庐江接地气,有人脉,就命他出镇南北兵家必争之地的牛渚(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镇),顺便兼任春谷长,为其盯住北方强敌。对于孙策的命令,周郎没二话坚决服从。
到了公元199年,孙策在初步消化了江东诸郡后,准备北上攻取荆州。要说还是年轻人火力足、步子快,也不怕消化不良。
周瑜担任中护军一职,还兼任江夏太守(顺带说一下,此时的江夏并不在孙策治下,周瑜的江夏太守不过是自封的),随军出征。这年十二月,孙策、周瑜哥儿俩带兵攻破了皖城(在今安徽潜山)。本来皖城的刘勋实力不弱,可是这货偏偏让孙策忽悠出兵攻打别的城池,造成皖城空虚,这才让孙策钻了空子。
在皖城,孙策收获颇丰,因为刘勋作为袁术的旧部,在袁术败亡后,捡了不少袁术的瓜落,特别是收留了袁术部将桥蕤的两个女儿,也就是后人俗称的大乔、小乔。大乔、小乔本应作大桥、小桥,后来被以讹传讹了。有人说大乔、小乔是乔(桥)玄之女,殊不知乔玄是河南商丘人,早在184年就死了,享年75岁。数学地理都比我好的读者大大,不妨算一算这年龄差和地缘差,可能吗?
见二桥皆是天姿国色,年少英武的孙策与周瑜皆为之动容。孙策自纳大乔,周瑜则纳小乔。这一番洞房花烛夜,美人配英雄,自然是两情相悦,永结同心。此处孙周二人匹配二乔皆用“纳”不用“娶”,其实是有讲究的,最大的可能是二女皆为妾,而不是妻。古人早婚,以孙、周的身份,不可能是大龄剩男,应该早有妻室了。不过,二女的到来,必会专宠于前,反倒让正妻默然失色了。对此,孙策还腆着脸自夸道:“乔公二女虽然饱经战乱之苦,如今遇上我们二人,也足可庆幸了!”殊不知二人皆短命,二女的大把岁月都将在孀居之中度过,幸与不幸只有自家晓得。拜杜大才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恩典,二女名传后世,亦不枉此生矣。
孙策与周瑜打人打到家,在抄了刘勋的老家后,又兵发寻阳,痛殴刘勋,气得这货只能败归曹操。
公元200年,抓住曹操忙着和袁绍对峙的战略机遇期,孙策、周瑜又于年初进讨江夏,希望能给周瑜坐实江夏太守,虽然取得了一定战果,但最终并未如愿攻取江夏。孙、周二人又回军平定豫章、庐陵。生性好动的孙策,此时战意正浓,实在停不下手。不过,为了稳定江东,他不得不回到吴郡,只能留下周瑜坐镇巴丘(在今湖南岳阳)。
经过多年历练,周瑜镇守要冲,成为吴地首将,正是人生得意之际。可是,此时的周瑜万万没有想到,他与孙策的这一别,将是两人的最后一面,从此天人永绝。
辅佐嗣主忠心不贰
就在周瑜绑定青梅竹马的主公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作死小霸王孙策却在四月一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遇刺身亡了。临终之际,他将江东的后事托付给了自己的同母弟孙权。
孙权这货进取不足,守成有余。嗣业之初,他要做的事很多,最关键的就是与周瑜等军国重臣重构主从关系。此时的江东政权只包括会稽、吴、丹阳、豫章、庐陵数郡的中心城市,严格意义上连汉时的一州之地都不及。演义中所谓“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纯属满嘴跑火车,应是“六郡八十一县”才对,作者连起码的行政区划都搞错了,也不知道是何居心?至于这些郡的边远地区,特别是山越活动区,根本不尿孙家,可见孙氏在六郡的统治基础特么不稳定。
幸好,江东文武两大体系的第一把手,张昭和周瑜都认为孙权孺子可教也,相信跟着他混有前途,因此带头拥戴孙权。特别是周瑜,专程从外地带兵前来奔丧,在故主灵前一番真情流露后,就安心地留在吴郡,担任孙权贴身的中护军,同长吴张昭共掌江东军政大权。这让孙权终于可以放心地继承父兄家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了,而不会像刘琮那样,父亲一死就被家中权臣卖给外人,沦为别人家的打工仔。
在此,读者大大千万不要说什么刘琮投降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乱世之中,哪家主公也没说过自己作主是为了维护国家分裂的需要,既然被时势淘选成为一方之主,谁都希望当国家统一的推手,没人愿意沦为人家的小弟。这些乱世枭雄真要甘为小弟的话,那还不如直接跪了的好,省得投降后还被人家怀疑。
作为世代官宦子弟,周瑜有一点挺让孙权感激的。那就是孙权家族属于暴发户,此前虽不是屌丝,但与那些讲究排面的贵族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所以没那么多贵族情调。再加上孙家本是以武功起家,而且当时只是汉廷的杂号将军,所以在礼仪方面非常不讲究。这让那些应邀来投的草根英豪们习以为常,唯独官N代周瑜总是用君臣之礼来表达对孙权的支持,使孙权瞬间产生高高在上的帝王感觉,不免有些暗爽。这也是后来孙权面对强势的周瑜一直隐忍的原因,既然周瑜礼节到位,孙权的礼节也很到位,大家相安无事了多年,实属不易。笔者也不知道,随着孙权地位日隆、威权日重,二人的蜜月关系何时终结?幸好周郎早亡,吃瓜群众也没机会看到他们君臣凶终隙末的戏码了。
周瑜曾对自己带来江东的鲁肃说:“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我观小孙将军亲贤纳士,大有明君之风。我曾听某位哲人预言‘天命代刘者,必起于东南’,难道就将应在孙二身上吗?我之所以选择继续跟着孙家创业,正是因为通晓此理啊!”看来周郎也挺会麻醉自己的,不过从曹操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来看,孙权算得上汉末二代主之中的上品了,周瑜的选择还是颇有眼光的。
周瑜随即将鲁肃推荐给孙权。鲁肃这人,一眼看上去俨然忠厚长者,实际上确是位了不起的战略家。他能够在孙权朝不保夕的时候就为他规划出未来发展蓝图,而且让孙权信之不疑,这本事一点不亚于诸葛大仙。周瑜还建议孙权广泛招揽像鲁肃一样的奇才异士,让他们为江东所用。这让江东士族迎来了人才爆炸的大好机会。
就在江东各方势力重新洗牌的艰难时刻,曹操在官渡击败宿敌袁绍,加快了统一北方的步伐。公元202年,曹操下令孙权遣送子弟入质。此时的孙权刚满二十,长子孙登还要在七年后才会出生,能够遣送的只有自己的弟弟。但是这些弟弟们都不愿去做人质,谁知道哪天曹老板心情不好,把自己杀了祭旗呢?孙权只得召集群臣会商,结果众说纷纭,以张昭为首的文臣希望孙权能割爱救国。孙权怕别人说他不顾念亲情,进而失去宗族势力的支持,再者这明显是曹操给自己的下马威,一旦从了,谁知道曹老板还有啥绵绵后招呢?
可孙权也不好公然违拗文官集团,于是他就带着周瑜来到母亲面前议定此事。这套路也挺深的,哪个母亲乐意将自己的儿子送入虎口啊,即便这个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那也怕背负道德谴责啊。
周瑜虽然文质彬彬,但从来都有一颗好战的心,见到孙权如此作派,如何还不明白他的心意。于是,周瑜一本正经地分析道:“当年楚国只是被封在荆山边上方圆不足百里的小国,但其后人却筚路蓝缕,开拓疆土,最终成为跨据荆扬的大国,奠定了八百年的基业。将军继承父兄余烈,基本盘远胜于当年的楚国,统御六郡,兵精粮足,士气旺盛,而且内部稳定,财用充足,凭什么要自甘堕落,委质于人呢?如今曹操屡胜而骄,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然后静观天下变化,待机而动即可,绝对没必要送人质给曹操,受到他的操弄!”一席话,说到心高气盛的孙权心里,也让孙母那颗悬着的心彻底放下来了。孙母眼含热泪地对儿子说:“公瑾言之有理。他只比你大哥小一个月,我一向把他当亲儿子看待,希望你也视其为兄!”孙家的骨肉得以保全,周瑜立下了大功。周瑜此举等于用实际行动告诉曹操,江东就是刺头,要想降服江东就放马过来,甭给我玩这些小把戏。
孙权对周瑜非常感激,每次赏赐周瑜时,都比其他人多。知道周瑜是个服装控,因此孙权每年都会赏赐周瑜服饰,都够周瑜举办时装秀了。周瑜对于孙氏忠贞不二,绝对算得上是孙家的头号老铁。
据《江表传》记载,曹操听说周瑜的本事了得,就想收为己用,特意派能说会道的蒋干前去游说。之所以派蒋干出马,一是因为小蒋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二是蒋干曾与周瑜同学,和尚不亲帽儿亲。
蒋干以个人名义求见周瑜。周瑜听说老同学来了,立刻出门迎接,拉着蒋干的手直奔主题:“子翼辛苦了,长途跋涉而来是为曹操当说客的吗?”蒋干一怔道:“瞧你这话说的,我与你曾同窗多年,好久不见,听说你已功成名就,特来叙旧,怎么能说我是做说客的呢?”周瑜笑道:“我虽比不上晋国音乐家师旷耳聪,但却能听出你的弦外之音。”在这方面,周瑜言下不虚。
看到蒋干有些局促,周瑜便请蒋干入府设宴款待。宴罢,周瑜对蒋干说:“我最近有事处理,就请你暂住几日,等诸事办妥,再与你相聚。”三天后,周瑜请蒋干到军营参观仓库、军用物资、器械和孙权赏赐给自己的侍从、服饰以及玩赏之物,然后不无感慨地对蒋干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得遇明主,对外虽有君臣的名分,对内却有骨肉的深情。主公对我言听计从,与我祸福与共。当此之时,即使是苏秦张仪复生,我也会拍着他们的后背驳斥他们的言辞,还有什么能动摇我的心志呢?”对此,蒋干只是嘿嘿两声,始终无从劝说。等蒋干回到曹营后,满口称赞周瑜“雅量高致”,拥有宽宏气度和高尚品格,绝对不是能用言辞离间的。后人也大都如此推崇和赞美周瑜。
在演义中,罗老爷子将蒋干劝降的时间线后移至赤壁大战期间,还杜撰出群英会、蒋干盗书等经典桥段,刻意突出周瑜的唯美智胜形象,蒋干则被贬损成弄巧成拙的小丑,纯属文学家言。
公元206年,周瑜率领爱读古籍、善抚部下的孙权堂兄孙瑜等讨伐江夏,攻取了麻、保二屯,斩杀并俘获万人。江夏太守黄祖遣将率军数千进攻柴桑(在今江西九江),周瑜挥军反击,俘虏了敌将。黄祖屡败于周瑜之手,其部下甘宁得不到黄祖的重视,遂转投周瑜。周瑜知道锦帆贼甘宁虽然口碑不好,但却是真材实料的上将,尤其善长水战,属于被埋没的人才,于是就向孙权力推甘宁,使其得到孙权重用。
两年后的208年春,孙权再次征讨被自己一削再削的江夏黄祖。此次周瑜担任前部大督,指挥江东水军乘胜前进。这里笔者要交待两句,所谓的前部大督属于临时工性质,相当于前敌总指挥一类的官职,战时拥有大权,战后即行撤销。与关羽董督荆州事的正式差遣相比,是不同的。演义中动辄称其为周都督,实在有将临时工非法转正之嫌。
在周瑜的指挥下,这场激烈的水战,最终以江东完胜结束。随后江东军队攻陷夏口,杀死黄祖。消灭黄祖,为孙权报了杀父之仇,也为江东进取荆州扫清了道路。
赤壁鏖战光耀千秋
经过一系列中小规模战事的历练,周瑜这个文艺范的美少年终于成长为决胜疆场的东吴战神,也将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凭着埋葬曹操并吞天下野望的赤壁之战光耀千秋。
公元208年秋,就在周瑜取得对江夏黄祖的胜利后不久,荆州刘表病逝,曹操乘机挥师南下,逼降刘琮,占据荆州大部,浩浩荡荡地向东吴杀来。
孙权当年不肯委质于曹,今朝亦不愿输款于曹。作为雄据一方的决策者,孙权的高傲只能藏在心里,要想抗拒强大的曹操,他还必须得到东吴文武的广泛支持。为此,他与群臣连日开会商议,却不得要领。面对来势汹汹且占据大义的曹操,孙权的大臣中主和派占据多数,以张昭为首的文臣认为,曹操如同豺狼虎豹,挟天子以征四方,如果抗拒,东吴名不正而言不顺,最关键的是,东吴可以抵抗曹操的是长江天险,但现在曹操占据荆襄,拥有刘表当年训练的水军,只要沿江而下,再加上优势步兵,水陆并进,东吴还打个毛线?面对文臣们倾盆大雨般的狂喷,情知难以对抗的鲁肃建议孙权召回正在鄱阳湖训练水军的周瑜问计。凭着对周瑜的了解,文臣中绝无仅有的主战派鲁肃相信,那个志向远大的好基友绝对会拿出应对之策的。
至于说演义中那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笔者只能嘿嘿两声。国家大事,哪里分得清内事、外事?
快马加鞭返回的周瑜,首先驳斥了主和派的投降理由:“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俺们雄据江东,兵精粮足,英雄用命,正要为天下除此恶贼,怎么能够去跪舔呢?”这显然是从道德和实力层面否定了投降的企图。
接着周瑜敲黑板分析两军的胜败关键,指出了曹操冒险用兵的四忌:一是北方尚未完全平定,马超韩遂驻兵关陇,是曹操的后患;二是曹操舍弃鞍马,改用船舰,与生在水乡的江东决一胜负,纯属找不自在;三是现在正值严寒,战马缺乏草料,供给未可足用;四是驱使中原士兵远道来此江湖地区,水土不服,必会发生疾疫。有此四忌,曹操不足惧也。
最后他又进一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兵力,指出曹操惯于使诈,表面上说有八十多万军队,实际上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来自北方的曹军不会超过十五六万,这些人常年征战,早已疲惫厌战。而曹操在荆州得到的七八万降军,却未必心向曹氏。以疲惫之师,驭离心之众,怎比万众一心保境安民的江东子弟兵。
说到这里,周瑜激动地忽悠孙权:“将军应抓住此次机遇,一举破曹,奠定霸业。我请求率领精兵数万,进驻夏口,必能为将军破曹!”一席话入情入理,说得孙权瞬间上头道:“曹操欲废汉自立久矣,所忌者唯二袁、吕布、刘表和我罢了。现在众人皆灭,只剩下我了,我和曹操势不两立。你所说的话甚合我意,这是上天把你赐给我了!”为了表示决心已定,孙权猛地拔剑砍掉桌案一角,厉声道:“再有敢言降者,视若此案!”
随后,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周为主,程为副,率兵与刘备合力迎战曹操。周瑜的高光时刻就此降临。
当老资格的程普听说自己变成俊后生周瑜的副手,心中颇为不满。他一个来自冀东的北方人不远万里地跑到南方打工,跟着孙家献了青春献子孙,现在却要看小周郎的眼色行事,情何以堪?于是,他总是倚老卖老,很不给周瑜面子。对此,周瑜不以为然,从不计较。程普看到周瑜虽然年轻,但安排军务条条有理,而且未战先算,多算多胜,本事远超自己,转而对周瑜钦佩不已,逢人就说:“和周公瑾交往,如饮醇酒,不觉自醉!”得,又整出条成语来。
接下来的赤壁大战绝对是演义中最精彩的地方,也是罗老爷子想象力爆棚的地方,其中的诸多故事读者大大比笔者都熟,笔者也不饶舌。
实际上的赤壁之战注定没有那么精彩,但绝对是三分天下的关键一役,也是三十三岁的美周郎名满后世的一役。
周瑜的大军与曹军在赤壁邂逅,双方没有碰撞出一丝激情,只有满满的杀戮欲望。当时的曹军已然被南方时疫所困,后世有人说是血吸虫引发的疫病,笔者也不清楚。彼时南北交流尚不频繁,北方人对南方的疫病无法做到群体免役,不得不付出巨大的非战斗减员。不过,早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曹老板并没有太当回事,在尚无有效防疫手段的情况下,依然要将战斗进行到底,最终结果只能是为周瑜刷军功。
如果说瘟疫是天灾,那么人祸就是曹操的水军太孬。正如前文中周瑜分析的那样,旱鸭子的北方人突然登船作战,站都站不稳,还打个球?那些荆州水军,与眼高于顶的曹家水军尿不到一个壶里,这样的水军士气可以忽略不计,很快就在初战中被周瑜统领的水军分分钟教做人。曹操不得已只好打消顺江而下的计划,将自己的杂牌水军引次江北,在乌林一带扎下水寨,与陆军相互依靠,抱团取暖。周瑜见状,立刻将战船驻扎在长江南岸的赤壁一侧,与曹军隔岸对峙。
后来,曹操想出来一招,就是将船舰首尾连接,如同一条条多足的大蜈蚣一样,横陈在江面上。这样一来,战船浮力增大,抗击风浪的能力随之提升,那些坐船如踩高跷的北方士卒总算安稳多了。可惜,这样的船稳定性是增强了,灵活性却大大降低了,尤其是在相对狭窄的江面之上,更是尾大不掉。
敌变我变,周瑜从曹操的昏招中窥破了战机,决定采用火攻破敌。他听取部将黄盖的建议,决定施展苦肉计诈降,在骗取曹操的信任后,设法接近曹军水寨,然后用小战船装满易燃物,灌以膏油,乘风点火,烧毁曹操水军大寨。当天的东南风非常给力,黄盖的火船不仅让曹操的水寨遭受了回禄之灾,甚至还延烧到岸上的陆寨。只见浓烟烈焰,遮天蔽日,数以万计的曹军在大火中奔跑哀号,如同陷入人间炼狱一般。损失惨重的曹操无力再战,索性来个火上浇油,将没有过火的剩余营寨也烧个干净,然后带着烟熏火燎的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撤回南郡。
周瑜则率军在后追杀,吴军鼓声震天,气势如虹,曹军死伤极多,再也没有了当年睥睨天下的气势。不过,由于火势过大,吴军恐被反噬,在追杀一阵后,就见好就收了。至于刘备如何摘桃子,周瑜暂时还顾不过来。
很显然,那些耳熟能详的桥段如草船借箭、借东风等都没有发生过,只因罗老爷子写得太入戏了,所以让人信以为真。
赤壁大战是周瑜在充分掌握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条件后,主动开展的一场以弱胜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役。此战的胜利,巩固了孙氏政权在江东的割据地位,也使刘备集团避免了覆亡之险。可以这样说,没有周瑜的运筹帷幄和临机决断,就没有此战的胜利。从前在别人身上狂刷战功的曹老板,终于有幸成为别人成功的垫脚石,真是时也,命也!
攻城略地天不假年
赤壁之战,曹操虽败,但他的家底仍然是三家中最厚的。退回江陵的曹操担心赤壁失利后可能对自己政权引发多米诺效应,立刻率军北归安定老巢,留下大将曹仁和徐晃留守南郡,文聘守江夏,乐进守襄阳,满宠守当阳。由于赤壁之战后攻守易位,这些城池的兵力有限,都将在此后遭到孙、刘两家的疯狂狙击。
果然,赤壁之战硝烟尚未散尽,周瑜与程普就再次搭档向南郡进军。东吴惦记荆州重镇南郡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荆州有刘表、曹操两尊大神镇着,孙家人只能零打碎敲地蚕食,如今刘表已死,曹操也自顾不暇,正是周瑜宜将剩勇追穷寇,扩大赤壁战果的大好机遇。作为年轻有为的战略家,周瑜自然不会怠慢。
周瑜大军与曹仁隔江相持。面对坚城,周瑜知道难以一鼓而下,决定先从南郡周边下手,然后再中心开花。于是,他派甘宁前去攻取夷陵。曹仁这货也不是白给的,他早料到周瑜可能在攻取江陵前有别的动作,早派出部分兵马包围了甘宁。甘宁忙派人向周瑜告急。
周瑜没想到曹仁还有这手,知道要想攻取南郡尚须多费一番手脚,就留下凌统继续虚张声势与曹仁对峙,自己则率军驰援夷陵。夷陵的曹军听说打败曹老板的美周郎来了,心中早就怯了三分,现在又被吴军里应外和一通厮杀,战死者过半。剩下的曹军也不敢守城了,只得连夜逃遁,结果在逃跑的路上,又遭遇了周瑜提前砍伐的巨木塞路,情急之下,只得弃马徒行。就这样,夷陵曹军被周瑜的军队前堵后追,杀得屁滚尿流。战后,吴军清点战果,光战马就得了三百多匹。
匆匆结束夷陵战事,周瑜立刻率军赶到江陵,派人入城向曹仁约战。曹仁对于周郎也不服气,想着和吴军打一场陆战,找回些场子。战事很快在双方间展开,周瑜身先士卒,亲自骑马督战。吴军见自己的爱豆如此奋勇,哪有不拼死向前接战的。曹仁没想到周瑜打水战有两把刷子,打陆战也如此生猛,就命军中善射之人突施冷箭,想给周瑜来个暗算无常死不知。周瑜发现冷箭袭来,急忙闪躲,终究慢了一些,结果被流矢射中右肋。伤势严重的周瑜强忍伤痛,命令鸣金收兵。曹军见吴军退走,暗自庆幸,也不敢追杀。
周瑜受伤后,不得不回营休养。那边曹仁感受到吴军的反常,想着应是周瑜受伤了,决定趁人病要人命,亲自督帅曹军杀向吴军大营。正在卧床养伤的周瑜听闻敌军迫营,立刻奋身而起,忍着伤痛巡视营寨,激励吴军将士奋勇杀敌。曹仁苦战多时,不见吴军有丝毫乱像,担心中了周瑜奸计,只得退兵而回。
就这样,双方在江陵城下拉锯了一年有余,周瑜对曹仁所部杀伤甚众。此时的曹操兵力捉襟见肘,也没法出兵援救,曹仁没法,只能弃城而去。
听到周瑜夺取荆州首城江陵的消息后,孙权高兴不已,立刻任命周瑜为偏将军,兼任南郡太守,并把下隽、汉昌、刘阳、州陵四个县作为其奉邑,让他屯兵于江陵。
眼见得自己把曹仁按在地上摩擦了一年,曹操也没吱声,周瑜相信这是江东扩张势力的最好时机。然而在江东的主攻方向荆州,除了吴军在高歌猛进外,刘备也在攻城略地,这让周瑜非常担心。他建议孙权利用和亲机会软禁刘备,离间其君臣关系,然后长臂管辖刘备在荆州的军队。对此,孙权却担心随着周瑜的威信日隆,影响自己的权力,开始不自觉地抵触周瑜的建议。而且此时的孙权仍认为雄据北方的曹操,才是最大的威胁,应该留着刘备共同防曹,所以孙权没有采纳周瑜的建议。
当然,这段时间发生的故事在演义中也非常曲折精彩,诸葛大仙不惜动用锦囊妙计,三气周瑜,让其赔了夫人又折兵,好看的不得了。
公元210年,周瑜见孙权最近有点飘,吴军在荆州又迟迟打不开局面,就给孙权提出了“取蜀,并张鲁,联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北方可图”的战略构想,孙权对此非常赞成,指示周瑜准备着手实施取蜀计划。周瑜满心欢喜地打算回到江陵即行整装出发,哪知道,行至他当年曾驻兵的巴丘时,却突然身染疾病,加上旧疮复发,竟然不幸病殁。没想到,周瑜当年借助时疫逼退曹操,而今却身染时疫一命呜呼,实在是造化弄人。笔者不知道,周郎若在,吴国的政局会如何,但周瑜的英年早逝,一定会让刘备和曹操都长吁一口气的。
周瑜临终前上表孙权,“人生一世,修短有命,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能再为江东效命了”,同时他提醒孙权,统领江东首先要提前预判危机,并及时作出应对,然后才能安逸享受;其次边境百姓尚未归附,应当选用良将镇抚,请让鲁肃接替自己的职务;最后再次强调一定要防范曹操和刘备两大势力。心情复杂的孙权听闻周瑜病逝,悲伤不已,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谁呢?”他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左右大臣无不感动。当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承担。孙权称帝后,仍不忘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可见,周瑜在孙权心中的地位还是蛮高的。周瑜的儿子后来娶了孙权的女儿,周瑜的女儿则成为孙权太子孙登的正妃,周氏与孙氏深度融合,以致于此。
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