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一个注定不得善终的人。在他离世前的遗言中,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哀。纵观他的一生,充满坎坷与挫折,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感情上,他都未曾尝到真正的幸福。或许命运对他并不公平,但他选择接受这一切,默默无闻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长孙无忌的故事,或许是一段苦难与坎坷的传奇,却也让人感慨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长孙无忌,这是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挂在了凌烟阁上。
长孙无忌排在第一位,那是有原因的,不仅仅是因为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子,更重要的是无论是起义,还是夺取皇位,长孙无忌都是大大的功臣,做了很多李世民想做又不能做的事情。所以才会排名第一。
长孙无忌历仕三朝,做宰相三十多年,有文武之才,为唐初有名的政治家。他身为贵戚,权重而不专,对唐皇室忠心耿耿,尽智尽力。平心而论,长孙无忌是没有可能谋反的,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想法,有些事情跟皇帝对着来,主要还是为了维护关陇贵族的利益。而也正是因为这个一点,他被李治视为皇权的障碍,借助武则天之手除掉了。
其实李治的皇位还是长孙无忌举荐来的,当时太子李承乾谋反,李世民废掉李承乾,本来想立李泰为太子,问长孙无忌的建议,长孙无忌建议立李治,给出的理由是如果立了李治,那么李治的兄弟们都能存活下来,李世民这才立李治为太子。后来李世民还反悔过,想立吴王李恪,还是长孙无忌的力劝下,李世民才打消了这个念头,当然这里面也是有私心的,谁让李治是长孙无忌的外甥呢。但是也因此与李恪结下梁子。
后来李治即位,长孙无忌继续为宰相,吴王李恪的威望很高,经常与长孙无忌对着干,这也让长孙无忌非常的不爽。恰逢当时房遗爱谋反一案事发,李治命长孙无忌审理,便让房遗爱诬告吴王李恪谋反,本来房遗爱因为可以免死,没想到依然没有逃过死刑,而李恪也被杀,临死前李恪留下遗言: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陷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这个遗言里或许有愤怒,也有诅咒,甚至就是为了骂而骂,没想到真的应验了。
李恪被杀的第二年,李治就打算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李治非常担心长孙无忌会阻扰,还带着武则天去了长孙无忌家里,希望长孙无忌不要阻扰。不过长孙无忌装作没听到,但是李治是下定了决心,后来召重臣商议废后的事情,长孙无忌依然反对,武则天的母亲还曾到长孙无忌家里说情,但是也没有用。李治最后只能下旨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而武则天因为长孙无忌阻扰自己当皇后的事而怀恨在心。
恰逢李治想整治下关陇集团,以确立皇权的最高威望,而长孙无忌当时就是关陇集团的代表,武则天就借题发挥,指使许敬宗诬告长孙无忌谋反。李治虽然不愿意做这件事情,但是已经箭在弦上了,于是李治也不与长孙无忌对质,便下诏削去他的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并让沿途州府发兵护送。长孙无忌的儿子都被罢官除名,流放岭南。
最后长孙无忌被逼自杀,家产被抄没,近支亲属都被流放岭南为奴婢。正应了李恪当族灭不久的遗言,不过长孙无忌再怎么也是功臣,所以李治后来还是给长孙无忌平反,命其孙长孙元翼承袭赵国公爵位,并将他陪葬昭陵。
来源:凯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