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大一统王朝,而“唐”字国号来源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姓氏。根据史书记载,李渊在称帝时国号为“隋”,随后改为“唐”,原因是因为“唐”字取自太平,寓意朝代太平盛世。与此同时,其实还有另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国号也有着类似的AB面之分,那就是汉。
秦汉是第一帝国,隋唐是第二帝国,秦汉、隋唐并称。过去有这么一个说法,隋唐的国号来源于现在湖北省北部的随国、和唐国。随国就在现在的随州市,唐国在随州市区西北,非常近,二国皆为楚国所灭。实际上,随,确实是杨坚定国号为隋(随改成隋)的来源,不过,唐国却和李渊建立的唐没什么关系,纯属巧合而已。而真正和唐国号有直接关系的,反而是春秋时的超级大国之一,就是晋国。甚至可以这么说,咱们说的唐太宗李世民,你也可以说他是晋太宗李世民。
这事还要从远古的尧帝说起。尧舜是远古二圣,其实他们都是有国号的,就是唐尧虞舜。尧的唐国在哪?一般认为是在山西临汾,古代称为平阳。“唐”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这个“唐”,和后来的元明清一样,
都是“美号”——有美好寓意的国号。唐的意思是浩荡大气,也可以理解为在道德上的圣人之言。尧之后,他的后人就封在平阳。现代人一想到山西,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山区省份,比较干旱。实际上,山西有很多河谷盆地,如平阳所在的临汾盆地。
晋国时期,国都就在这里,是晋国的主体。大家都知道周武王死后,管蔡二叔发动叛乱,被周公旦平定。实际上,唐国也叛乱了,时间是约公元前1035年,同样被周公平定。周公认为唐尧的后人控制土地肥沃的汾河谷地,对周朝统治不利,就将其迁走。这块肥地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上,周公就让成王的弟弟姬虞来到唐国坐镇,咱们常说的唐叔虞,就是此公。《诗经》有很多的风,你会说怎么没有晋风?有啊,唐风就是晋风。
晋国的强大贯穿了整个春秋时代,明君辈出,不像齐楚的强大都是一阵风。魏相司马昭定未来的国号为晋,一是河内温县自古是晋国之地,二是“晋者,进也。”有应谶“代汉者、当涂高者”的意思。在南北朝时,高欢本来是有机会把自己的国号定为晋的,但因为渤海郡望的问题,定国号为齐。之后就是北周代西魏,隋代北周,直到炀帝乱政,天下大乱。再之后,就是唐公李渊从太原出兵占据长安,建国号为唐,扫平天下。
李渊的国号唐,要从根本上说,是源自其祖父——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的李虎,封为唐国公,和隋文帝杨坚袭父爵位差不多。北周封李虎为唐国公,这个唐应该就是指晋国的唐,而不是楚国灭掉的唐国。杨坚之父杨忠的爵位是随国公,是源于实力弱小的随国。但杨忠只是十二大将军之一,地位低于八柱国的李虎。所以,李虎的唐公封号来自晋国,是符合逻辑的。
李虎的唐国封号是在周武帝保定四年(公元564年)。
此时,勋贵们把能用的国号都用了,比如实际掌权者宇文护是晋国公,秦是宇文直的,赵是李弼的。李氏自称来自陇西(秦),陈寅恪认为李氏来自赵郡,但秦和赵都不能用,晋是最合适的,但宇文护已经用了。能封为李虎的,只有晋的别称——唐可用。
退一万步讲,就算李虎的唐公封号是南方的唐国,李渊也不会承认这一点,他只能认可晋国。他在任太原留守时,就认为自己是“陶唐(尧)旧民”,不承认和南方的唐有任何关系。李渊出守太原时,私下就告诉二儿子李世民说了几句话。
说皇上让我们守太原,而唐是李氏的封国,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所以说,是李世民推动了李渊反隋的说法,有夸大李二之嫌,李渊是何人?一代枭雄,岂能没有这样的远见?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李渊的野心,李世民和裴寂设计让二妃陪李渊,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李渊的庙号是高祖,但他的谥号却是神尧皇帝,这个“尧”足以说明李唐王朝是自称尧之后的。
在李渊之前,还没有人以唐国为号。就算有人用了,李渊也可以用和“唐”直接相关的“晋”为国号。某种程度上,唐和晋,其实就是AB面,唐就是晋,晋就是唐。
李渊父子从心里是非常认为“晋”国号的,作为统一王朝的司马氏已经用了晋,李渊再用就不合适了。而作为晋的另一个称呼,唐对李渊父子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国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