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以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和深刻的内涵备受推崇。其中,《秋夕》、《泊船瓜洲》等七首传世之作,经典之作,深入人心。这些作品描绘了生活中的苦乐悲欢,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时代的思考,让读者在阅读中不断陶冶情操,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这篇文章为大家带来王安石7首流传很广的经典绝句赏析。提起王安石,不知道大家脑海中会蹦出怎样的一个印象?
我的印象里,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有“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有“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下面这几首诗,带大家认识几个不一样的王安石。除了宰相、文人这几个身份,生活中的王安石,还是一个热爱生活,颇慈祥可亲的老头儿。
孟子王安石 〔宋代〕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第一篇是《孟子》,应该并不是很出名的一首诗。但我觉得这首诗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王安石的思想来源,因此放在第一首作为铺垫。
前两句说,孟子已经作古,如今再想寻其魂魄精神已是不可能,只好读他流传下来的断片残简,从文字中领略其人浩然之气。
后面两句谈到自己。就是因为有孟子这样的人物珠玉在前,自己才能够在这条道路上一往无前地走下去。
“举世嫌迂阔”又如何?走的寂寞、辛苦又如何?
最后两句带给我很大的一种感动。如果你选择了很艰难的一条路,有一个遥远的精神领袖是很幸福的事情。
当你累了、甚至怀疑自己的时候,抬头看看那个发光的榜样,四肢五脏就会重新涌出前行的力量。
也是读到这首诗,我明白了王安石在政治上大刀阔斧,坚持己见的力量来源。
现在的我,累了喜欢爬到楼顶,看看月亮,想想李白,也想想苏轼。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算是很经典的一首新年诗。通篇纯是叙述,写除夕的爆竹声、春风,还有闪耀在千家万户的灯笼与桃符。
读来朗朗上口,又很有春节的喜庆氛围。除夕是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家家户户洒扫庭除,家里家外焕然一新,就是希望新的一年有一个好的开始、崭新的开始。
王安石这首诗很好地点出了这种心理,也因此得人喜欢。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好像初中就接触到了这首诗。一开始只是觉得写得真生动,又觉得王安石的鼻子真灵,隔着那么远就能够闻到梅花的暗香。
成年以后再读,明白了四君子与岁寒三友在文学里的形象,也就明白了王安石在这枝梅花上寄托的情怀。
就像张九龄的《感遇》,“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说“此木”,说“梅花”,其实都是在写自己。
两个人都觉得自己有才华、有气节,堪当股肱之臣。但张九龄毕竟是唐人,写起来比较直接,到王安石这里,就更加收敛、含蓄一点。
并不直白的质问,只是淡淡的一笔,像是在提醒君王,不要忘记故人。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王安石罢相之后再度被启用,从老家坐船前往京城时写的一首诗。“绿”字的推敲如今已经传为佳话。
但我更想聊一下最后一句。王安石此去前途未卜,变法阻力重重,连王安石自己心里也没数,能不能坚持下来,能坚持多久?
他在去的路上,就在问明月,什么时候能照亮我回家的路。在明月面前,王安石才露出了内心中柔软的一面。
但王安石终究还是去了,儒家里的几位圣人给了他承担天下苍生的力量。这也正是儒家思想最让人动容的地方——君子儒。
读书人,是该有点担当天下的责任感。因为中华的文脉,就在他们手上,不能断。
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也是入选课本的一首。因为身在最高层,浮云亦在其下,所以能够一览无遗,看遍寰宇。
这才是读书人该有的气魄,或者说是每一个人都该有的气魄。太久太久为生活所困,很多人慢慢就会失去“登高望远”的能力和兴趣。
时代越浮躁、越功利,才更加需要有人登高望远。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前面几首诗题材都有些“大”,最后这两首则是王安石记录自己养老生活的打趣写景诗。
诗里的王安石,自己栽花种树,洒扫庭除;闲来无事会坐在门前,看看院子,再看看远方,怡然自得。
诗里的王安石,还会寻亲访友,累了干脆就借宿朋友家中,过得快活逍遥。
平时的工作再忙再累,也不该因此失去好好生活的愿景。在家里培养几个爱好,交几个兴趣相投的好朋友,才会过得更加健康快乐!
想了解